柴油发电机组在存放过程中,由于长期停止运行、环境湿度变化等因素,金属部件(如发动机缸体、活塞、油箱、发电机定子 / 转子、螺栓等)极易发生锈蚀,影响机组性能和使用寿命。因此,需针对不同部件采取针对性的防锈处理措施,具体如下:
一、发动机核心部件(缸体、活塞、曲轴等)
发动机内部金属部件直接接触空气和残留油液,是防锈的重点区域,可通过以下方式防护:
-
润滑系统防锈
- 存放前更换新的机油和机油滤清器,确保机油充满发动机各润滑通道(如曲轴轴承、凸轮轴、活塞销等),形成油膜隔绝空气和水分。
- 对于长期存放(超过 6 个月),可加注专用的防锈机油(含缓蚀剂),停机前启动机组运转 5-10 分钟,使防锈机油充分覆盖所有金属表面,然后关闭发动机,避免残留水分在缸内凝结。
-
气缸内部防锈
- 若机组存放时未排空燃油,需启动机组运行至水温正常,排出缸内积水;若长期存放,可拆下火花塞或喷油嘴,向每个气缸内注入 20-30ml 清洁机油,转动曲轴数圈,使机油均匀涂抹在缸壁、活塞顶部和气门密封面上,再装回火花塞 / 喷油嘴,防止缸壁锈蚀。
-
避免水分残留
- 存放前检查发动机冷却系统(水冷机组),确保无漏水点,若环境温度低于 0℃,需排空冷却液(防止冻裂),并向冷却系统内注入少量防锈剂(如乙二醇基防锈液),避免金属管路内壁锈蚀。
二、燃油系统(油箱、油管、喷油嘴等)
燃油系统中的柴油长期滞留易氧化变质,产生胶质和水分,导致油箱、油管锈蚀,需重点防护:
-
油箱防锈
- 短期存放(1-3 个月):保持油箱油位在 80% 左右(减少空气进入,降低内壁与空气、水分接触的概率),并加入燃油稳定剂(如柴油抗凝剂、防锈剂),防止柴油氧化和油箱锈蚀。
- 长期存放(3 个月以上):彻底排空油箱内的柴油,用清洁柴油冲洗油箱 2-3 次,去除杂质和残留油垢,然后打开油箱盖通风干燥,最后在油箱内壁喷涂薄层防锈油(如薄层硬膜防锈油),或放置装满干燥剂的敞口容器(如硅胶干燥剂),密封油箱口防止潮气进入。
-
油管和喷油嘴
- 长期存放时,需运行机组至燃油耗尽(或手动排空油管内的柴油),避免柴油在油管和喷油嘴内凝固产生胶质,堵塞部件并加速锈蚀;也可向燃油系统注入专用燃油系统防锈剂,确保油管内壁和喷油嘴偶件表面形成保护膜。
三、外部金属部件(机体、螺栓、散热器等)
机组外部裸露的金属部件(如发动机缸体表面、螺栓、散热器 fins、发电机外壳等)易因灰尘、湿气锈蚀,处理方式如下:
-
清洁与除锈
- 存放前彻底清理部件表面的油污、灰尘和锈迹:轻微锈迹可用细砂纸打磨后,用抹布蘸柴油擦拭干净;严重锈蚀需用除锈剂(如草酸溶液)处理,再用清水冲洗并干燥。
-
涂覆防锈层
- 对于非摩擦表面(如缸体外壳、螺栓头部、发电机底座),可涂抹防锈脂(如钙基润滑脂)或防锈漆(如环氧防锈漆),形成物理屏障隔绝空气和水分;注意避免防锈脂涂抹在橡胶部件(如密封圈)或散热片上,防止腐蚀或堵塞散热通道。
- 对于散热器等密集金属片,可喷涂气相防锈剂(如气相防锈喷雾),其挥发的防锈分子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,适合复杂结构的防锈。
-
密封与覆盖
- 用防尘罩(透气材质,避免不透气导致冷凝水)覆盖整个机组,防止灰尘和水汽直接接触;若存放环境湿度较高(如地下室、沿海地区),可在机组周围放置工业除湿袋或除湿机,将环境湿度控制在 60% 以下。
四、电气系统(发电机绕组、蓄电池、接线端子等)
电气系统的金属部件(如发电机定子 / 转子铁芯、接线端子、蓄电池电极)锈蚀会导致接触不良或绝缘失效,需针对性防护:
-
发电机绕组
- 存放前用绝缘电阻表(摇表)测量绕组绝缘电阻,确保其符合要求(通常≥5MΩ);若湿度较高,可将绕组通入低压直流电(约为额定电压的 10%)加热 2-3 小时,去除潮气。
- 长期存放时,可在发电机内部放置气相防锈纸,并密封端盖,防止绕组铁芯锈蚀。
-
接线端子与螺栓
- 清洁端子表面的氧化层,涂抹凡士林或导电膏,防止氧化锈蚀;用塑料套或胶带包裹裸露的端子,避免灰尘和水分进入。
-
蓄电池
- 断开蓄电池正负极连接线,将电量充至 80% 以上(避免极板硫化);清洁电极桩头,去除氧化物后涂抹凡士林,防止腐蚀;若长期存放,每 2-3 个月补充充电 1 次,并存放在干燥、通风的环境中(避免阳光直射)。
五、存放环境控制
除部件本身的防锈处理外,存放环境的管理也至关重要:
- 选择干燥、通风、无腐蚀性气体(如氨气、二氧化硫)的场所,避免露天存放(若必须露天,需搭建防雨棚,并在地面铺垫木板或橡胶垫,防止机组底部受潮)。
- 定期检查存放环境的温湿度,高温高湿季节可使用除湿机或风扇降低湿度。
- 每月对机组进行 1 次外观检查,发现锈迹或凝水及时处理,确保防锈措施持续有效。